在海南陵水的青山绿水间,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村晚”正火热上演!2025年6月以来,提蒙乡“我们的村晚”以文化为笔,以乡情为墨,在礼亭村、曾山村等村庄轮番开演,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这场通篇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盛宴”,不仅让乡村的夜晚“亮”起来,更让各族群众的心“暖”起来,精神“富”起来!
文化交融,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当曾山村的《土家摔三碗》热情起舞,当礼亭村的《唐诗里的中国》朗朗诵读,当古筝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悠扬响起……“我们的村晚”舞台上,各族文化交相辉映,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这里,有少数民族舞蹈的奔放,有经典诗词的深情,有传统乐器的婉转,更有孩子们游戏时的欢声笑语。这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节目,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群众主角,唱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没有明星大腕,没有华丽舞台,但这里有最动人的“民星”!提蒙乡的村民们放下锄头,登上舞台,用广场舞跳出新时代的喜悦,用朗诵诉说对祖国的热爱,用游戏传递邻里亲情。礼亭村的老师们一句“我们是教师,耕耘在三尺讲台”,道出了乡村教育者的坚守;曾山村的少年以《中国梦、少年梦》呐喊出对未来的憧憬。这场“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村晚,让农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观众席”走上“大舞台”,真正唱响了乡村振兴的“幸福最强音”。
精神提升,激活乡风文明“新动能”
“村晚”的火爆,点燃的不仅是夜晚的激情,更是乡风文明的“星星之火”。在礼亭村,“萝卜蹲”游戏让老少同乐;在曾山村,“勺运乒乓球”让孩子们在竞技中学会合作。一场场演出,既传承了文化,又凝聚了乡情;既展示了新农民的风采,又树立了文明新风。如今,提蒙乡的夜晚不再只有蝉鸣蛙叫,更有歌声、笑声、掌声此起彼伏,“我们的村晚”已成为乡亲们茶余饭后最期待的“精神大餐”。
从礼亭村到曾山村,“我们的村晚”像一条文化纽带,将各村各族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下一步,提蒙乡将继续以“村晚”为平台,让更多村庄加入这场“文化接力”,用更丰富的节目形式、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每一片田野,让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拂每一个角落。(陵水黎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 王铭渝)
电脑版|手机版
主办单位: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网站管理: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98-65342356 传真:0898-65306602
廉政举报电话:0898-65377126
琼ICP备19003488号
网站标识码 :4600000006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