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崖岭城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博抚村东珠崖岭博抚村1号,珠崖岭城址平面呈正方形状,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北墙长160米,西墙长155米,周长约750米,城墙残高1.5—2米,墙基宽5.1—5.7米,东墙面临南渡江,南城墙中部开一城门,残存城门和角楼。珠崖岭城址修建于汉代—唐代,是海南岛已知时代最早的古城之一,也是海南现存极少、较完整的古代城址。
历时27年的考古之路
1995年9月和12月,海南省文管办、海南省博物馆、琼山市文体局和琼山市博物馆2次对琼山市龙塘镇潭口管区博抚村的一处古城址进行考古调查,并认为该古城可能是西汉珠崖郡城遗址。
1999年3月—4月,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琼山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龙塘镇博抚村北的珠崖岭古城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
2009年5月8日,珠崖岭城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珠崖岭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和保护规划编制完成。
2019年6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划定珠崖岭城址保护范围。
2022 年 9 月至2022 年 12 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海口市文物局联合海南省博物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珠崖岭城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珠崖岭城址的神秘面纱
本次珠崖岭城址考古发掘分别对城址内西北、东北部展开发掘,并解剖北城墙,发掘总面积约 546 平方米,发现建筑基址 2处,柱洞 76 个,灰坑 24 座,城外壕沟 1 条。现已在新潭村设立“中山大学珠崖岭考古工作站”和“龙塘古陶瓷实验考古工作室”。
北部发掘区发现一处以细密岩石颗粒夯筑而成的大型建筑台基,台基范围内分布有数处规格较大的圆形及方形柱洞,可能与官衙建筑有关。台基以南区域出土较多陶(瓷)碗、盘、钵、罐、盆、网坠等遗物,初步推断该发掘区可能为城址的生活区。
东北部发掘区砖墙倚护的建筑基址结构严整,附近出土的砖、瓦建筑构件数量庞大,且在该发掘区西南部发现有厚约 1 米的灰白色炼泥堆积,与遗址内出土的陶瓷器胎土质地较接近,结合周边遗迹初步判断东北部发掘区可能为制陶作坊区。
城墙解剖沟位于北城墙中部,通过解剖得知城墙起建于生土之上,底部有长约 14 米,厚约 0.8 米的夯土台基,并于台基中部收分起墙,版筑南北两侧墙基,其内加入黏土填平夯实,再加夯南北两侧护坡,现存墙体高约 2.4 米。根据墙体南侧区域堆积情况分析,墙体可能经过后期二次加固。墙体北端发现有壕沟,深约 1.4 米,剖面形状近“U”字形。
本次发掘出土大量唐代遗物,主要为陶瓷器、建筑构件等,陶瓷器以罐、碗、盘、钵等为主,另有部分陶砚、网坠、小陶塑等;建筑构件包括各类铺地砖、板瓦、筒瓦、瓦当等。
出土遗存实证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形成与发展
城址内发掘区出土瓷器绝大部分属于唐代风格,据以判断珠崖岭城址的主体建造和使用年代为唐代。通过城内探访地层堆积、遗迹叠压打破关系、大型建筑结构、城墙解剖,以及出土遗物的初步统计、整理表明,珠崖岭城址在唐代有一定的沿用时间,城内建筑及城墙可能历经多次修建和改扩建。发掘出土多方属于唐代前期风格的陶、瓷辟雍砚台,提示该城址的年代有可能不仅局限于中、晚唐。此外,在城下探沟出土一些质量较好的宋代瓷器和其他宋代遗物,表明城址废弃后当地仍然存在较大规模的生活聚落。
发掘分设西北部和东北部两个发掘区,西北部建筑基址规模较大,提示珠崖岭城址可能与唐代在海南岛上设置的行政治所有关。建筑基址以南疑似生活区以及东北部发掘区疑似作坊区出土材料,则为了解海南岛唐代的社会经济生活、手工业生产以及与祖国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材料或线索。
保护开发珠崖岭城址的现实意义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边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便有对海南岛的相关记载,秦汉时期已被纳入到中原王朝的行政建制之中。珠崖岭城址出土的唐代遗存是海南归属中央王朝管辖、融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实证。同时,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是国内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本次发掘的历史遗迹及文物为整个海南岛的旅游资源注入了深厚的历史积淀。珠崖岭城址的重要遗址和独特资源,也为延伸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海南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文博事业,传承中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实证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文明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线索和重要支撑。(海口市民族事务局 林颖)
电脑版|手机版
主办单位: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网站管理: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98-65342356 传真:0898-65306602
廉政举报电话:0898-65377126
琼ICP备05000041号
网站标识码 :4600000006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