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动态

民族之光│黎峒文化园,一个承载海南黎族文化使命的中国梦——王学萍专访

  • 发布日期:2020-03-26 10:48
  • 来源:


五指山上祥云生


  黎峒文化园  

  一个承载海南黎族文化使命的中国梦  

  ——王学萍访谈  

作者:张毅静(蒙古族) 

本文首发于《海南民族·创刊号

海南省五指山文化研究会 编



01
黎族


黎族,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民族。她是中华大家族中光荣的一员,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超百万的一个大民族。同时,她又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民族。

在海南岛,黎族是最早的居民。据考古研究和史料记载,至少在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现今黎族的祖先们已经生活在了海南岛东北部,而后慢慢扩散向全岛。他们在披荆斩棘开拓荒岛的过程中,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努力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


▲五指山黎峒文化园景观设计

▲黎祖大殿效果图


《汉书• 地理志》最早留下了关于海南岛的记载:“民皆服布,如被单,穿中央,为贯头。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女子桑蚕织绩,亡马与虎。民有五畜,山多麋鹿。兵则矛盾、躬驽、竹矢,或骨为镞……”可见汉以前这里的先民已经在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几千年下来,勤劳灵巧的黎族妇女,创造出精美绝伦的黎锦、崖州被等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所以才有了宋末元初的汉族人黄道婆到崖州黎族人那里学习、提升纺织工艺的可能,由此被诗人誉为“机抒精工,百卉千年”的黎锦名扬天下。


黎族的《鹿回头》和《刘三姐》、《阿诗玛》并列,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少数民族神话爱情故事。

黎族俗语云:“歌声不停,笛音不止”,反映了黎族民歌与民间乐器的日常化、和经典化。民歌《德当》(龙子歌)、《更棍邦》、《滚龙调》等脍炙人口;黎族的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代表了传统乐器。

黎族传统舞蹈丰富多彩,从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看,大致分为五大类型: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喜庆舞蹈、生产劳动舞蹈和英勇斗争舞蹈……

艺术似乎紧紧围绕着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然而,这个民族却从来没有过自己的文字。尽管它有如此之丰富的民族艺术、有数不清的优秀黎族口头文学,可是,从历史上到今天,黎族却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大族中少有的、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

这巨大的、谜一样的现象,古往今来,令多少有识之士慨叹、痛惜和深思。1956 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黎族苗族语文研究指导委员会,共同对黎语进行全面调查。1957 年6 月《黎文方案》出台。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推广开……随着时代的发展,让所有人没有料到的是全球现代化进程如此急促地到来了!以锐不可当之势改变着海南、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黎族文化在急速消失:无论是物态文化所包括的建筑、服饰、生活用具等;还是符号文化所包括的歌谣、音乐舞蹈、礼仪风俗等;还是观念文化所囊括的、黎族文化中最深层次的东西,储如德、宗教信仰等,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大开发的时代,以惊人的、不可遏止的力度一天天远去……


▲黎族语文历史资料图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逝去的何止是时间,更是这世间值得珍惜的一切。

因此,历朝历代,总会有人,以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高度、宽度与深度,去为自己挚爱的民族做弘毅之事。


02
王学萍


他的名字叫王学萍。

1938 年4 月,王学萍生于海南琼中五指山下牙挽村。其父王太信,与黎族苗族同胞们相亲相爱,共同战斗,在白沙起义和革命战斗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赞歌。父亲牺牲后,生活陷入绝境的王学萍兄妹七人,病死饿死了五人,一个哥哥给别人当童工。母亲带着年仅4岁的王学萍,在深山老林过起了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靠挖山薯、摘野菜、捕鱼虾艰难度日。1948 年琼中县获得解放,王学萍才结束颠沛流离的日子。

1953 年9月,品学兼优的王学萍被推荐到白沙县团委当干事。白天工作,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苦读勤学。1958 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暨南大学工农预科班。到了人才济济的暨南大学,王学萍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基础知识薄弱,俄语连见也没有见过。但他毫不气馁,从头学起。预科两年,他只用一年就升入了经济系本科,并当选为系团总支副书记、班团支部书记,被评为“五好学生”;大二时,他又成为留校任教的6名人选之一;毕业时,学校向广东省委组织部推荐4名学生重点培养,他又名列其中。一条坦途铺在了王学萍脚下。但1966 年11 月,王学萍放弃了组织安排他在广州工作的机会,回到海南岛黎村苗寨工作。他知道贫穷的家乡更需要他。

重返黎乡后,王学萍以踏实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白沙县基层干部做起,逐步当上了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兼党组书记,海南省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个人的命运早已和千千万万个黎族同胞息息相关。海南的黎族同胞提起他,没有一个人把他当作“省城高官”来敬而远之,而是把他当作黎家后代来亲之爱之。

作为接受了汉文化高等教育的黎族文化精英前辈,王学萍回望那已经经历的人生,真可谓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其间最令他自豪的,就是他在黎族文化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热情。——包括在他在古稀之年一手推动的这个重要的文化项目:黎峒文化园


03
王学萍接受张毅静专访


2014 年3 月10 日晚,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民族学会会长、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王学萍老接受了作家张毅静的专访。

以下是访谈内容。

张毅静:请问您为什么会有黎峒文化园的构想?

王学萍:黎族传统文化十分丰厚!如何挖掘、宣传、研究和发展,汲取黎族文化中诚实守信、勤劳勇敢、敬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思想精华和精神精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我感到责任重大。

2004 年3 月8 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我向大会提交了要求在水满乡建设“黎峒文化园”和将黎锦技艺申报世界非遗的建议,得到国家文化部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2009 年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四次政府间会议上正式宣布:黎锦技艺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峒文化园也被海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省民宗委、省发改委、省旅游委等列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点项目。目前正在由五指山黎峒文化主题公园有限公司施工建设。


▲选定基石,王学萍、吴显林合影


张毅静:黎峒文化园的主要目标以及远景规划是什么?


王学萍:黎峒文化园项目的定位主要是从黎族在海南的主要历史地位及五指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实现其纪念、祭祖、文化、生态、及旅游的主要功能,将其确定为黎族人民寻根访租、聚会祭拜、节庆盛典、保护和展示黎族文化以及观光旅游的重要基地和场所。为此,黎峒文化园的定位是“一园三地”,主体是黎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其功能一是黎族人民祭拜祖先的圣地;二是展示、研究、传承黎族传统文化的基地;三是黎族文化、五指山名山、热带雨林相结合的旅游观光胜地。

功能分区及构成为:一是黎族文化溯源区。包括黎祖大殿、黎族始祖袍隆扣圣像、三月三广场、黎族文化长廊、黎学书院、黎族博物馆、民族剧院等。二是原生态黎族村落区。包括黎族五大方言展示区,黎族原住民生活区、民俗体验区等。意在保存原汁原味的黎族传统生活场景;三是黎族山寨风情区。包括民族特色商业、客栈、饮食、休闲、娱乐等功能,进行黎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展示、体验、销售和其它工艺的制作销售。


张毅静:我去实地参观后,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在水满乡这样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


王学萍:选址有一个非常慎重、漫长的过程。1978 年3 月5 号,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当时这里是一片茅草地。从现在的大殿方向往上走,感觉非常好!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这就要说到《定安县志》上讲到的那个“黎母现身”的神话传说了:康熙初年,总镇吴启爵,是潮洲海阳人。他小时候,去村里的私塾读书,必须要经过一条水沟。每到下雨的时候,就有一个老阿婆早早守在沟旁,把他背过去。到了年末学堂放假时,启爵和老阿婆告别,说:“阿婆每次背我过河,我用什么来报答阿婆呢?”阿婆伸出手掌给他看,却不说别的。启爵问:“阿婆这是什么意思呢?”阿婆慢慢地说:“阿婆不望你其它报答。孩子你前程远大,将来要是带兵到了我们这个地方,见到我手掌遮在你马前,你就要阻止住士兵,不要再杀戮,留这片巴掌大的土地给我子孙,就算孩子你报答阿婆了。”

启爵想,反正巴掌大的土地也没多大,就答应下来。阿婆道谢而去,走了没几步,忽然不见了。启爵非常奇怪,就把这件事写了下来。

到了康熙二十五年,启爵以总兵身份镇琼州,因平黎乱到了定安水满峒(直至1935 年以前,水满峒一带属定安县治),看见前面有五峰插天如手掌形。他向:“这叫什么山?当地黎人回答:“这是五指山”。启爵只见山蔽人面,云生马头,忽然想起来,这是应了当年阿婆所说的手掌遮马首的话,急忙鸣锣收兵。又问:“次于五指山之下的那座大山叫什么?”黎人说叫:“黎母山”。启爵问:“为什么叫黎母?”黎人说:“这个地方山林广阔,土地肥沃,世世代代养育了黎族子孙。所以叫做黎母山,这山上有神,又叫黎母神”。启爵这才悟到昔日的阿婆就是此山之神,已经预知他日后有平黎之举,怕他伤害黎民,所以现身相告。

启爵立刻命令手下准备祭品,对着五指山顶礼祭拜。黎人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停止了跟他的所有斗争。启爵因此班师回朝。定安也从康熙25 年后,200 多年再无兵乱。启爵剿抚之力,也是黎母神在呵护着他。——此后,“黎母现身”就成了我们黎族吉祥如意的一种象征。请看这张相片——看,多么清晰:东边躺着的,这是黎母;中间,就是民间原本叫的“五子山”。母亲温柔地呵护着五兄弟,你看这个地方有多么神圣、多么吉祥!


▲黎母现身


而我们最终选定的黎祖大殿所在地,那个地方原先叫做鹿岭——鹿,是我们黎族文化里的吉祥物;鹿岭,又恰恰正对着五指山一峰,和它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在我国的风水学上讲,是理想的宝地。

所以,在后来的岁月里,尽管我和多位黎族干部跑遍了五指山,看来看去,还是觉得这个地方最好。但是,我们也依然是在决定前夕,前前后后爬了六趟才共同议定下来这片宝地。


▲背靠五指山第一峰的鹿岭


在此之前, 我正式在黎族学会上讲了计划筹备“黎峒大观园”的事情,(最初叫这个名字,后来改成了黎峒文化园。)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因为周围人都知道,我对黎族文化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从1983 年我担任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长的时候,就已经在为保护黎族文化而呼吁了。

1984 年3 月14 号, 我以自治州的名义向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要求将“三月三”定为黎族传统节日的请示,建议将“三月三”作为黎族传统节日。节日期间,黎族干部和群众放假二天,举行庆典活动。各级政府可组织一些健康的文娱和体育活动。很快得到了上级政府的批复。1984 年5 月19 日, 州府向各县、通什镇人民政府下文,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定为黎族、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因为我们考虑到黎族和苗族是世代相亲的好兄弟,而且苗族历史上也有这个风俗,所以我们决定这个喜庆的节日大家要一起来欢度。

这件大事做好后,这些年里,我虽然和各位黎族干部主抓了《黎族传统文化》、《中国黎族》、《首届黎族文化论坛文集》等作品,但总觉得还应该去为黎族做一件更大的事情,那就是兴建黎峒文化园。


▲讨论会


这个设想提出来后,我带着省民族学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九个市县和海口等地召开了数十次形式多样的座谈会,得到了269 名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他们都认为这项工作对黎族人民很有意义,是一项历史性的大工程。

为此,省民族学会会同省有关厅局、有关专家、五指山市和开发商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次实地考察和反复协商,确定了项目的选址;二是到福建、浙江、云南、贵州考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做法,并去日本学习爱奴族文化保护经验,进一步明确了黎峒文化园建设思路,并编印《他山之石• 黎峒文化园专题考察》画册。三是由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单位雅克设计机构• 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制作了《中国• 海南黎峒文化园概念规划设计》,并在五指山召开了概念规划汇报会。

2009 年3 月29 日,也就是“三月三”的那一天,黎族、苗族、回族人民的各界代表和群众,在五指山市水满乡五指山脚下举行民间的“黎祖大殿• 袍隆扣”选址“打结”仪式。——你知道,“打结”是我们黎族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标记:我们以插棍结草或用钩刀在树身上砍个鸡爪X 型为表现,强调所有权的归属。打完结后大家都很高兴。这件大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五大方言代表 “打结”仪式后留念


张毅静:那么,关于黎祖的形象设计、构想主要依据是什么?何人施工?


王学萍:这是关于黎族祖先的第一个形象。所以我们非常用心。黎族的雕像应该体现黎族的信仰及崇拜,符合黎族人民的审美观,不仅具有海南当地的文化特征,还要与五指山的雄伟气势融为一体。为此,我们主要以河南省桐柏县盘古雕像和湖北省神农架神农氏雕像为蓝本,再结合我们黎族人自己的特征,邀请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先生来到海南。他走了五指山、乐东、毛阳等很多个地方,拍了无数张黎族人像,而且是细到了将五官分开拍摄的地步,以期塑造出标准的黎族人形象。回到南京后,他先后设计了五六稿,拿出了四个铜像方案,然后我们拿到广大的群众中去,让群众来打钩,最终选择了大多数人打勾的那一款,也就定下来了现在的形象。高9.5 米。


▲寻找最具黎族特征的群众

▲请群众评议袍隆扣图像


张毅静:兴建黎峒文化园的过程中,您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情?


王学萍:那实在是太多了。前前后后做了十几年的努力,才推进到现在这个局面的。……单是谁来投资这个事情,就几度搁浅。非常不容易。


张毅静:黎峒文化园的横空出世,必然会给当地的旅游经济、市场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作为投资方和策划方是否有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评估?


王学萍:2011 年8 月,《海南五指山黎峒文化园总体规划》和《黎祖大殿建筑方案设计》在海口通过了专家评审会评审。“五色地• 中元设计机构”按照城乡规划的相关技术要求,负责完成《海南五指山黎峒文化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和黎祖大殿的建筑设计任务。这个项目建设,从一开始就要求方方面面开阔思路,完善配套设施,体现人文关怀,把黎峒文化园建成海南黎族的历史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带动五指山旅游的大发展。


张毅静:这个投资庞大、占地3315 亩的黎峒文化主题公园,您是否担心它会和国内某些“人工造景”一样,短期效应之后限入疲软状态?


王学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很多地方刮起的一种“大跃进式”的城市造景之风,这是需要反思的。而我们的五指山黎峒文化园,是由政府主导、企业投资运营。建成后,它将作为海南130 万黎族同胞的朝拜圣地和精神家园、海南黎族生态博物馆、海南黎族文化保护传承与传播基地、海南国际原住民文化交流平台。对这个美好的前景,我充满信心。


▲王学萍、吴显林在黎祖像小样前的合影


张毅静: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您认为黎峒文化园能否承载海南黎族的精神走向?


王学萍:据我所知,在陕西黄陵,有个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华民族就开始了祭祀黄帝的活动,根据《吕氏春秋• 安葬篇》、《山海经》等文献记载,黄帝陵园的建设最早始于秦代,历经各朝各代,不断重修扩建。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黄帝陵的保护,祭祀黄帝活动从未间断,黄帝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铸就和延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成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国脉民魂。所以,陕西人在那里建了个黄帝文化园区。建成后,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民族圣地、全球华人精神家园的吸引力,让世人更全面了解东方文明起源,洞悉华夏文化根脉,对深入发掘黄帝文化内涵,不断做大做强黄帝陵品牌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当然,黄帝陵拥有无以伦比的独特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象征。我们黎族的这个黎峒文化园不能与之比高,但我觉得也多少具有相似性。因此,关于海南这个黎峒文化园对海南黎族的深远影响,我就无需赘言了。我想说的是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奇迹开始的地方,黎峒文化园,是海南黎族的一个梦。作为中国梦的一部分,它必将承载着黎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断前进。


▲黎祖大殿工地上雨后的虹桥

▲黎母现身资料图


▲黎族图腾

▲远眺黎峒文化园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网站管理: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98-65342356 传真:0898-65306602

廉政举报电话:0898-65377126

琼ICP备05000041号

网站标识码 :4600000006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