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工作研究 > 民族工作

探究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工作情况——以东方市黎锦产业调研为例

  • 发布日期:2023-11-20 17:29
  • 来源:

黎锦技艺是黎族妇女利用绵、麻等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迄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黎锦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被收入保护名录。201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而海南正处于“一带一路”南线上。市委统战部结合本年度工作要点的计划安排,确定“东方市黎锦产业发展情况”作为2023年的重点调研课题之一,目的是通过该课题的调研,为掌握了解黎锦产业发展现状,破解黎锦产业发展难题,为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渠道,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黎锦技艺。现将调研报告如下:

一、东方黎锦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东方市现有织娘近4000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符林早),省级传承人4人,市级传承人93人。

东方现有黎锦技艺传习所3家(报白、玉道、西方),黎锦产品展示馆4家(东方黎锦文化中心、东方市三月三非遗“两馆”、玉道传习所、东河镇黎锦大楼符进平黎锦展示馆)。目前东方市已有黎锦企业3家和黎锦专业合作社7家,上。

(二)东方黎锦传承与保护情况。一是为做好东方黎锦的品牌打造工作,2018年市文化馆前后历时两年之久申报“东方黎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20年3月20日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东方黎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核准使用“国际分类24类(黎锦纺织织物)”和“国际分类25类(黎锦服装)”上使用“东方黎锦”这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我们还积极打造具有浓烈文化符号的地方特色活动——“千人织黎锦”。二是目前已成功举办4次“千人织黎锦活动”。为进一步擦亮“东方黎锦”文化名片,2022年3月,东方市人民政府与世界500强企业依文集团依文众承工坊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签约,通过数据化、产品化、品牌化、市场化等方式,做好东方民族文化挖掘,建立东方黎锦纹样数据库和手工艺人数据库,做实做好“指尖产业”合作项目,为东方黎锦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022年,东方市文化馆已完成《千年黎锦、指尖传承》的黎锦记忆保护与传承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工作,撰写黎锦专业书籍《黎锦技艺的传承价值与创新开发》。三是加强对黎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黎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东方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馆,建立了黎锦原材料种植基地和黎锦传习所,将大田镇报白村、玉道村和东河镇西方村列为黎锦传承村,并在全市各民族中小学和思源学校、市第二思源学校开设了黎锦技艺课程,黎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得到落实。四是制定印发《东方市黎锦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因此,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快黎锦产业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做深做实黎锦产业文章,努力把东方黎锦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结合省、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及我市黎锦产业现状实际,我我市制定《东方市黎锦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其中,“东方黎锦“地理标志证明团体标准专家技术审查会已通过,近期将予以公示。五家黎锦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已完成“东方黎锦”的用标申请并获得授权。全市织娘信息普查工作已启动。完成黎锦培训5期,参训织娘150人次。在第一思源、第二思源、西南中学、职业学校,大田中心校,东河中心校,江边中心校等七所学校开展黎锦苗绣传统技艺“三进”校园行动。开通2条“非遗十文化“旅游线路,有效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共安排1038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投入到黎锦产业发展项目中,目前各个项目均顺利开展中。

二、东方市黎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东方市传统手工艺产业基础较好,政府也大力扶植手工艺产业发展。但产业痛点亦非常突出,缺乏动力,黎锦传统民族文化优势尚未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原因分析主要有:

一是产品设计能力不足,无法达到与市场结合,更缺乏爆品产品;二是产品地标性不强,IP不明晰,标签不明显,文化内容缺少解读,没有代表当地的符号内容和元素,对纹样的理解与溯源没有深挖,无法体现当地特色,农民合作社的手工织锦为追逐市场、质量图案都不考究,农民作品与设计作品目前最大的区别在构图和色彩上,影响文化价值提升;三是销售手段单一且传统,相比较于当下多种多样的营销手段而言,目前当地营销策略过于保守,并且销售价格虚高,特别是一些景区,因黎锦技艺十分复杂,生产耗时,成本较高,价格昂贵,造成大多人望而却步,只有政府或单位消费。

三、推动黎锦产业传承与发展的下一步计划

(一)认识要再提高,进一步增强做好黎锦产业发展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深刻认识做好黎锦产业发展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要切实增强抓好黎锦产业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大的工作力度,推动我市黎锦产业发展工作上台阶、见实效。

(二)聚焦重点,多措并举,确保黎锦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要以省里将黎锦打造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文化名片为契机,加快推动我市黎锦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对代表性传承人、学艺者的培养和扶持。要继续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继续做好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命名工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包括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资助传习经费,支持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活动等。将传承人保护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对传承人传承工作的考核机制,对传承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传承不力的也要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同时研究落实对学艺者的助学、奖学等政策措施,鼓励他们掌握传统知识或技艺,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二是推动黎锦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围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理念,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努力构建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互为支持、共同提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全力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借助我市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在全市旅游景点植入黎锦项目元素。三是培育黎锦及其文创产业发展。引进知名专业文创公司,加快搭建我市黎锦文化元素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对黎锦文化元素的相关数据信息(手艺人信息、传统纹样信息、传统手工艺技法信息、现有手工艺产品信息)做标准有效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实施东方黎锦“指尖产业”标准化专业规模化培训。利用专业公司在黎锦产品创新研发、品牌宣传及市场开发推广等方面的资源,加快推进我市黎锦的产业化、时尚化、品牌化进程。四是要加快黎锦专业合作社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引导黎锦合作社间加强合作交流,抱团有序发展,推进“龙头企业+传承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促进黎锦产品生产和销售,推动黎锦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三)明确责任、强化宣传,推动黎锦产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东方市黎锦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行任务分解,目前我们已经逐项进行任务分解,形成工作项目化、清单化,明确每一细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跟踪推进、督促落实。并将通过不断调研强化黎锦产业传承和发展,促进东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东方市民族事务局 殷俊花)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网站管理: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98-65342356 传真:0898-65306602

廉政举报电话:0898-65377126

琼ICP备05000041号

网站标识码 :4600000006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