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园地 > 民族文化风情

海南黎锦技艺传承人胡春芳:双面织,飞梭引线越千年

  • 发布日期:2020-09-28 11:06
  • 来源:

今年9月8日,“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向公众展示海南独具特色的黎锦文化。胡春芳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受邀参加,将双面织技艺带到首都,通过央视移动网、新华社现场云直播、海直播、爱奇艺等平台线上直播,让传统技艺与现代传播技术相结合,传播更广。

9月14日,走进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加茂村,一个农家小院内炊烟袅袅,传来阵阵饭香,一位黎族妇女正拨弄着纺线工具,看似杂乱的丝线在梭子穿梭过后织成了规整的图案。她叫胡春芳,墙上还挂着她珍视的黎锦展出、获奖等各类照片。此时她的儿媳正在做饭,而本该在她身旁学习黎锦技艺的小孙女,也因生人的到来害羞地躲在门后偷看。

胡春芳展示黎锦双面织作品

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家庭里,收藏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古老黎锦,更有代代相传的黎锦技艺。胡春芳今年62岁,主攻黎锦双面织的传统技艺,2010年入选海南省第二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是黎族地区赛方言片区的黎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往事越千年

织锦手艺代代传

黎锦采用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方法,至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在没有文字传承的情况下,黎锦所传承的花纹图案成为这个民族的独特史书。

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弘扬,如今在海南,懂得黎锦纺织技艺的人已有一定数量,能在高手云集的“黎锦圈”站稳脚跟,在胡春芳自己看来,靠的还是她首创的现代版双面织技艺。

她在传统版双面织的基础上织出了新的花样。“是双面‘织’,不是双面‘绣’。”胡春芳很认真地强调道,“我最希望的是把‘双面织’传下去,不只传授给家里人,更要传给大众,用更多的力量传承下去。”

53年前,9岁的胡春芳第一次接触黎锦技艺,便是跟着家中奶奶和母亲开始学习。“我现在还留着我曾奶奶的一条筒裙,我们的黎锦都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上面的花纹在现在都不多见了。”说话间,胡春芳小心翼翼地从屋内拿出了一条深灰色的筒裙。

胡春芳介绍传统黎锦花纹特点

嫁到加茂村后,胡春芳发现婆婆也会织黎锦,而且图案和技法与自家的不同,这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好奇心。“我跟着婆婆学新花样,这样一来两种风格都学会了,也就将这个手艺传承了下来。”

如今,胡春芳还将黎锦技艺教给了自己的女儿和儿媳,“不管是女儿还是媳妇我都教,她们都是用休息时间来学习。”此外,胡春芳的小孙女自5岁开始也慢慢接触黎锦,“我还专门给她做了一套小工具,主要是开始培养她的兴趣,慢慢来学习。”说话间,胡春芳拿出了一套迷你版的纺织工具,上面已经织出了半块小黎锦。

“2002年,我开始去看黎锦展,我想起在我奶奶的一条筒裙上看到过一种传统织法,上面的样式和花纹是参展作品里面没有的,所以我就想把这个做出来。”胡春芳说,一些新的想法也油然而生。“我就想做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于是,胡春芳在传承中开始了创新。

双面织新篇

黎锦迸发新活力

2003年,胡春芳开始研究双面织,她先是从最简单的平纹图案开始,“我总是拿出祖辈流传下来的黎锦慢慢研究,有时候也想不明白老一辈是怎么织出来的,为了能搞明白,我就耐心研究。”

胡春芳最初研究出来的是正反面图案一致的织法,技巧纯熟之后,她便开始创新,在颜色搭配、图案上进行了丰富,又将两面花纹一样的双面织改进成了两面图案不同的升级版双面织。

“双面织和单面的相比最难的地方在于挑花,单面的是面上挑花,双面的上下都需要挑花,下面挑花易出错,上面挑花的时候步骤很多,一不注意就会弄错,得重新来弄。”胡春芳回忆道,“我也失败很多次,弄到线都断了,但我总是再拉线再研究。”

多年的坚持有了回报。2007年,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胡春芳参加了当年保亭举办的嬉水节黎锦技艺大赛并一举夺魁。“传统的双面织是黑白的,而且正反面的花纹都一样。但是我自己创造了新的织法,色彩非常多,而且正反两面的图案都不一样,这是非常难的。”胡春芳介绍。

胡春芳展示黎锦双面织技艺

双面织的操作过程实际更为复杂,普通织法每个花纹只需要5步,使用5根木梭,但是双面织的每个花纹需要9步,使用10多根木梭。如今,胡春芳已经研究出了4种不同的织法。

有意思的是,胡春芳对自己的作品很热爱,也逐渐产生了“版权”意识,她会在自己的双面织作品上把自己的名字作为花纹绣上去。再加上近年来媒体的宣传,胡春芳作为非遗传承人也渐渐有了些名气。

“普通的织法,织一条1.3米长的黎锦需要20天左右,市场价钱在500元左右。但是我织一条双面的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可以卖到三四千元,如果是客人定制的话,价格会相应地上涨一些。”胡春芳笑着说,因为每天还要去干农活,一般是用空闲时间来织,没有固定的时间。

永远在路上

文化记忆不能断

这些年,双面织不仅带给胡春芳更大的名气,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是她心里更在意的是手艺传承。

“原来我们都是口头相传,没有文字记载,这样比较容易失传或是传递错误。”胡春芳说,如今可以用文字记录,再用特定的符号做好标识,把基本步骤记录下来,也能更好地把手艺流传下去。

目前,胡春芳通过家庭带徒和专业组织培训两种方式进行黎锦技艺的传承。截至目前,她通过家庭带徒的方式共收徒8人。“家庭带徒的困难之处,一个是时间没法统一,有的需要去农作,有的需要去上工;另一个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爱学这个,觉得耗时长。”胡春芳明白其中的困难。

对于本村或者别村前来学习黎锦的人,胡春芳常常无偿教授。“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9岁的小姑娘,她爸妈一到暑假就把她送来学习织黎锦,我也是分文不收,包吃包住的,就是想把黎锦传承下去。”胡春芳回忆道。

胡春芳说,按照老规矩,自家手艺不传外人,而且传女不传男,但是作为黎锦技艺传承人,她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传承的责任。“这种现代版双面织是我独创的,如果我不走出去教,手艺可能就会失传。”胡春芳还表示,希望年轻一代比自己更有能力,更愿意为黎锦技艺去传承与创新。

后来,胡春芳在政府的支持下,多次参加合作社、培训班,担任黎锦技艺的授课人进行集中授课,她自编教案,传授学生技艺。这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目前已组织培训300多人,带动了不少农村织锦家庭勤劳致富。

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授,一代代黎锦传承人通过言传身教,让黎锦技艺代代相传下去。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网站管理: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98-65342356 传真:0898-65306602

廉政举报电话:0898-65377126

琼ICP备05000041号

网站标识码 :4600000006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