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园地 > 民族经济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推进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2020-03-16 11:31
  • 来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思路举措、提升服务效能、完善供给方式,实施文化扶贫惠民、文化精品创作、传统文化浸润和文化产业富民等系列文化工程,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宁夏加强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化乡镇文化站7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率达到90%以上;扶持示范村文化室、农村文艺团队、农民文化大院1405个,推动农民文化大院特色化、农村文艺团队多样化发展;建设提升1271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扶贫工程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达标、全覆盖,打通了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基层文化阵地已经成为人们参与文化活动、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坚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把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建立多种形式的资源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合作共建、结对帮扶、区域文化联动工作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和下派文化辅导员包片抓点等方式,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乡土文化人才,指导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创排地方小戏小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搞好乡村文化精品创作,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宁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讴歌乡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建立“种文化”帮扶机制,拓展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在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戏曲进农村等惠民演出的同时,通过培训指导、志愿者服务、文化辅导员包片定点“种文化”,指导基层文艺院团、民间文化艺人、乡村文化能人编创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树立新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为抓手,常态化、制度化举办“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送欢乐下基层”、特色广场文化活动、“新春乐”全区社火大赛、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年惠及观众300多万人次。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活化与传承并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宁夏鼓励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转变,推动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坚持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协同发力,加快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传统村落、古建筑、遗迹等文化遗产,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支持鼓励文创产品开发,推动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实施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记录、非遗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进非遗生产性抢救保护基地建设和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对非遗项目及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生产性保护,支持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活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陈列展览体系。

推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富民兴业双赢。宁夏实施“文化+”计划,促进文化创意设计和服务与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相融合,加快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中宁枸杞文化小镇等项目建设,发展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市、县(区)特色文化资源库,扶持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引导农民制作特色文化产品,丰富产品种类,打造知名品牌,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集群发展,搭建展销平台,对接市场,促进营销,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将文化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推进,与江苏苏州刺绣研究院合作,挂牌成立苏绣研究所结对帮扶海原回绣基地,广泛开展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刺绣、剪纸、泥塑、砖雕等非遗项目技艺培训,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技艺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用文化力量筑牢脱贫富民的底子,厚植乡村振兴的里子。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凝聚起振奋精神、实干兴宁的磅礴力量,今后仍需加强以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软件”建设,管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监督机制,激发各级干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问题导向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网站管理: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898-65342356 传真:0898-65306602

廉政举报电话:0898-65377126

琼ICP备05000041号

网站标识码 :4600000006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301号